我如此爱孩子,他却不领情!

奶奶说她给二宝换裤子的时候,对着大宝依依说:“你看看你弟弟的裤子这么肥,穿着挺舒服,而你总穿那么紧那么瘦的裤子 。 ”谁知依依说:“因为妈妈爱弟弟呗,给弟弟买肥的裤子 。 ”其实真实情况是,依依只穿紧身的裤子,买了运动裤也不穿,说不喜欢,自此妈妈给依依买的裤子都是紧身的 。
这样的事情不止发生一次,依依和弟弟在一起玩,弟弟无缘无故就打了妈妈,爸爸看到后,拍了弟弟的屁股一下,也警告弟弟不能随便打人,然后奶奶问依依:“你爸爸为什么打弟弟?”依依说:“因为爸爸不爱弟弟呗 。 ”如果一般孩子都会说因为弟弟打妈妈了,可是每次遇到这种问题,依依都会把“爱”当作理由,这种行为背后折射了什么?
由于孩子的年龄小,生活经验较少,心理特征也与成人不同,使得他们的想法在大人看来,常常是不正确的 。 案例中依依在解释自己或弟弟与父母的互动时,总把“爱”当作唯一的理由,这并不是孩子的想法过于偏激,而是孩子自身认知发展阶段的局限性,以及父母为其营造的家庭环境和养成的沟通习惯造成的 。 做父母的不应该总是从成年人的角度出发去理解孩子的想法或行为,而应该了解孩子的认知发展特点,检视自己平时与孩子相处和沟通的模式,从而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去理解周围的人和事 。

我如此爱孩子,他却不领情!

文章插图

对于孩子的想法大人要将心比心
孩童受其年龄的限制,思维特征与成年人有很大区别,不同的年龄阶段在认知上也各有特点 。 做家长的应当充分了解其认知发展规律,以免误解了宝贝们表达的意思或由于错误的引导造成孩子对事物的认识产生偏差 。
一般来说孩子的生活经验有限,所以他们只能以极少的经验去解释大部分的事情,而且他们常常从独特事件推测所有事件 。 案例中的依依总是用爱或不爱来解释爸爸妈妈的行为,一定是由于在过往的生活经验中,父母在和小宝互动时经常把爱挂在嘴边,例如惩罚小宝时喜欢说:“你再这么淘气,爸爸妈妈可不爱你了!”因此孩子会将两件不相关、恰巧同时发生的事情结合成因果关系,觉得爸爸打弟弟,一定是因为爸爸不爱弟弟了 。
有时候,孩子因为恐惧、嫉妒等心理,又受限于经验的不足,难免会对事情有错误的解释 。 家长应当学会洞悉孩子语言背后的心理特征,及时消除孩子心中的疑虑,以免造成将来孩子社会认知上的偏差 。 例如依依那么武断地认为妈妈爱弟弟,爸爸不爱弟弟,是否是因为她在内心深处并没有完全接纳小宝的到来呢?发展心理学家认为,3~6岁的孩子还处在自我中心或无差别知觉的社会认知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无法了解自己与他人观点是存在差异的,并且只能通过具体的外部特征—他们的外表是什么样、他们在做什么、他们有什么等—来判断他们所认识的人 。 如果依依没有将小宝作为家庭的一员而接纳他、爱护他,那么轻易地表达爱或不爱也就可以理解了,并且受认知发展阶段的限制,她也会简单地认为爸爸妈妈的想法和她是一样的 。
正确表达爱
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家长,但是表达爱的方式也很重要 。 爱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 。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爱如同孕育生命的太阳和水一样重要,尤其是有两个或多个孩子的家庭,如何平衡对孩子们的爱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 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说:“爱同我们掌握其他艺术一样,是需要学习才能掌握的 。 ”很多家长可能觉得爱是简单的,只要发自内心就行 。 然而,实际上可能往往并非如此 。
要给孩子理智的爱 。 有些相对年轻的父母,在对待孩子的关系上,往往缺乏应有的分寸感,对孩子姑息迁就,任其发展 。 依依的妈妈因为依依不愿穿运动裤,就只给孩子买紧身裤穿,也许她认为这是对孩子的爱,殊不知在孩子眼中,这种行为偏偏造就了自己和弟弟的不同,进而理解为妈妈只爱弟弟 。 父母要把爱护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区别爱和溺爱的界限 。
苏联著名教育家那卡连柯的《父母必读》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理智应当成为家庭教育中常备的节制器;否则,孩子们就要在父母最好的动机下养成了最坏的特点和行为了 。 ”在有两个或更多孩子的家庭中,溺爱还会产生双重危害,不但宠坏了被溺爱的孩子,更引起了另一个孩子的嫉妒和怨恨,所以孩子的父母应该克制自己在表达爱时不够理性的情感,避免无益的纵容 。 不满意孩子的行为时,换一种表达方式 。 有些父母喜欢用爱作为威胁孩子的理由,长此以往,孩子对爱的理解可能产生偏差 。 如果孩子一犯错误就上纲上线到“不爱孩子”,那孩子必然把爱这份深沉而伟大的情感看得无足轻重 。 爱孩子并不是说不能对他们进行处罚 。 不过,对待处罚之类的事情时,态度一定要冷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