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历、阳历、农历到底有什么区别 公历是什么

什么是公历(农历、阳历、阴历有什么区别)
每当朋友过生日 , 很多人都会问“这是阳历的生日还是阴历的生日?”
除了这两种关于日期的说法 , 我们还经常听到一种日期叫“农历” 。那么这三种说法有什么区别呢?
1912年后 , 中国开始采用西方公历 , 俗称“新历法” , 与中国旧历法相反 。1949年后 , 正式采用日历年 。
农历 , 又称阴历 , 是根据月亮绕地球旋转的规律制定的 。

农历的一个月被称为正月 。每月初一为农历正月初一 , 农历十五 。“正月”是每月盈亏的平均时期 。所谓“月有阴晴圆缺”就是这个意思 。
那么 , 旧历是农历还是阳历呢?其实不算 。
中国古代历法是阴阳合璧 , 一般称为“阴历” 。
很多人认为农历就是阴历 , 但两者还是有区别的 。农历的时间和阳历相比 , 每年差十一天左右 。
如果完全按照农历 , 五年后夏天过春节 。
然而这并没有发生 , 因为中国历法中有一个伟大的发明叫“闰法” 。
每19年有7个闰月 , 有闰月的一年有383或384天 , 称为闰年 。比如2016年和2020年是闰年 。
陆游《禾舍》诗说:“因雨麦损 , 蚕迟迎闰年” 。
农历根据太阳的位置将一年分为24个节气 , 便于安排农业生产 。所以二十四节气来源于农历 , 不是阴历 。
然而 , 除了清明节 , 中国的其他传统节日都是根据农历设定的 。

现在 , 属于中国文化圈的人每年仍然庆祝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 。
所以中国传统历法是阳历和阴历结合的一种农历 。
【阴历、阳历、农历到底有什么区别 公历是什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