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错过的心肌梗死图形 心肌梗塞心电图


心肌梗塞心电图(不可错过的心肌梗死图形)
如果说在一份心电图上一定不能错过的东西,我想一定非心肌梗死莫属 。首先,在心内科门诊和急诊中,以胸痛为主诉就诊的占了很大一部分,此时心电图关注的重点就在于有无心肌缺血,有无心肌梗死;其次,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时间就等于心肌,时间就等于生命,心电图提供足够的线索诊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甚至不再需要心肌酶的结果,我们也要进行紧急血运重建治疗 。
可见,在急性心肌梗死当中,心电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它,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去揭示每一个心肌梗死的秘密 。
作者:何金山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前壁心肌梗死
前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为前降支,左冠状动脉负责心肌的75%血液供应,前降支负责心肌50%的血液供应,责任越大,后果越大,可以预见当其闭塞后产生的影响 。前壁心肌梗死在国外被称作“widow maker”:一方面说其很凶险,存在一定的死亡率;另外也说明前壁心肌梗死,男性更为常见,由于是“husband killer”,所以才是“widow maker” 。
而前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教课书上反复强调过,叫做墓碑样图形(图1、图2):一是其形态像墓碑,二是其极端凶险,处理不慎,真的只能立墓碑,写墓志铭了 。所以看到前壁心肌梗死这样典型的墓碑样改变时,一定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要不然,我们可就成了“tombstone maker”了 。
图1 墓碑的外形
图2 前壁心肌梗死,ST段抬高酷似墓碑
下壁心肌梗死
下壁心肌梗死通常判断起来还是很直观的,累及的导联均为下壁导联,即II、III、aVF导联,满足连续两个导联ST段抬高1mm即可明确诊断了,通常在I、aVL导联存在对称性的ST段压低(图3) 。
图3 典型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
这种对称性的改变,不止在下壁心肌梗死当中,在前壁心肌梗死当中,也广泛存在,对称性的改变,可进一步确认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下壁心肌梗死时,不要错过正后壁和右室梗死的诊断 。
正后壁心肌梗死
这是急性心肌梗死当中比较狡猾的一个,当其孤立存在时,容易漏诊,当其和下壁心肌梗死同时发生时,由于下壁心肌梗死的存在,虽然梗死范围更大,更为凶险,诊断率反而提高 。在心电图上其主要表现为V1-V4导联ST段压低,V1-V2导联R波>S波(图4) 。
图4 下壁心肌梗死合并正后壁心肌梗死,可见V1、V2导联R波增高,伴ST段压低
如何理解?我们知道正后壁多数由发自右冠状动脉的后降支供应,其解剖位置和前壁刚好对应,前壁心肌梗死时,出现的是V1-V4的ST段抬高,伴Q波形成,那么正后壁心肌梗死时,产生的应该是V1-V4的ST段压低,V1-V2的R波,和前壁心肌梗死刚好为对应性改变 。
也就是说,正后壁心肌梗死时,V1-V4的ST段压低,是后壁的ST段抬高,V1-V2的R波,是后壁的Q波 。如果能够记录代表正后壁的V7-V9导联,这些现象可以显示的明明白白 。所以对于下壁心肌梗死者,一定完善18导联心电图,明确有无后壁和右室累及,不无道理 。
右室梗死
右室梗死和后壁梗死类似,同样隐匿,同样狡猾,同样不容易发现 。而合并右室梗死后,常容易出现顽固性低血压,如没有早期识别和大量的补液,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 。
右室梗死的诊断关键在于完善右胸导联的心电图,在V3R-V6R上可记录到ST段的抬高,为诊断提供依据(图5) 。
图5 右胸导联ST段抬高,为右室梗死提供诊断依据
急性心肌梗死伴右束支传导阻滞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影响到QRS波初始(形成Q波)和ST段,右束支传导阻滞影响到心室除极即QRS波的终末,因而理论上来说,右束支本身并不会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造成太大的麻烦 。只要不被右束支传导阻滞明显的外表,掩盖了心肌梗死的事实,就可以 。比如前壁心肌梗死伴有右束支传导阻滞时,QRS波起始部的Q波,以及ST段的抬高都清晰可见(图6) 。
图6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右束支传导阻滞,可见右束支传导阻滞并未影响到Q波和ST段变化的判读
急性心肌梗死伴左束支传导阻滞
相比右束支传导阻滞,真正为急性心肌梗死造成诊断困扰的是左束支传导阻滞:一方面,本身存在的左束支传导阻滞,其V1、V2导联的r波及继发的ST段改变,或影响到Q波和ST段抬高的判断;另一方面,一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表现为新发的左束支传导阻滞(图7)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