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心面容ID?苹果为你详解它的面部识别 iphone人脸识别

Iphone人脸识别(不安脸ID?苹果为你解释它的面部识别)
与指纹识别相比,人们太担心面部识别了 。即使iPhone X真的很吸引人,大家都在等待,关于人脸ID是否安全好用的讨论也永远不会停止 。可能是因为现在,苹果不久前 。...
烦恼是注定的 。
对于苹果的人脸ID来说,很多果粉的想法是非常复杂的 。人们不仅期待它带来自己轻松、无缝的验证体验,还担心这项新技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存在问题 。虽然这种心理大部分来源于人们对新事物本能的不信任,但这肯定不是苹果可以忽视的 。
由于iPhone X采用了全屏设计,这意味着随着Home键的消失,原来的触控ID系统已经没有立足之地 。虽然有传言称苹果并没有完全放弃触控ID,仍在寻找指纹传感器集成在屏幕底部的解决方案,但至少对于iPhone X一代来说,以人脸ID为主的面部识别是唯一的生物识别手段 。
据苹果介绍,iPhone X上的原始深度相机通过投射和分析3万多个不可见光斑,捕捉到准确的面部数据,创建用户面部的立体深度图,并获得面部的红外图像 。iPhone Secure Enclave用于安全存储生物识别数据,新型A11仿生芯片的神经网络引擎也部分在其中 。该部分可以将原相机拍摄的两张地图转换成数学表达式,与用户注册的面部数据进行比较 。
与市场上常用的2D面部图像算法识别相比,苹果引入深度数据的方式无疑更先进 。即便如此,人们的担忧和讨论也不会完全停止 。好在我们现在有了苹果发布的人脸ID技术白皮书,通过它我们可以学到更多值得了解的知识 。
身份安全机制
早在iPhone X发布的时候,就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以后女朋友刷卡买东西会更方便,睡觉的时候刷刷脸就行了 。
在白皮书中,苹果给出了解释:当iPhone X被唤醒或者需要通过认证时,原相机会自动开始寻找你的脸 。人脸ID识别出主人的脸后,会判断你的眼睛是否睁开,直接看屏幕,然后就可以完成确认了——当然,这些内容在发布会上都有提到,但苹果还是想再强调一下 。
此外,为了避免可能的欺骗,面部id捕捉深度图和红外图像的序列,以及光斑的投影形状,这些都是随机的 。至于口罩和照片,首先更精准的深度图捕捉手段可以消除相当一部分造假 。苹果还利用神经网络技术,通过“十几亿张地图”,训练系统在不同情况下识别不同人的能力 。
如今,在生物识别技术越来越普及的世界里,很多专家其实都很担心,因为这类数据一旦泄露,危害几乎是毁灭性的 。密码可以更改,但指纹和外观都不能工作 。为此,苹果承诺所有人脸ID数据,包括红外图像、人脸信息计算的数学表达式等信息,只会存储在Secure Envelope中,绝不会离开设备,也不会作为设备备份的一部分,更不会发送给苹果 。
此外,神经网络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新 。为了避免用户每次更新后都要重新注册人脸id,iPhone X可以在神经网络升级后的环境中自动使用存储的注册人脸谱 。值得一提的是,面部光谱信息尽可能只与你的面部特征相关,苹果会尽量减少涉及的背景信息 。尽可能多的不必要的信息会在使用后被丢弃,或者干脆不保存 。
需要注意的是,可以关闭人脸ID 。一旦关闭,当设备锁定屏幕时,安全信封中负责数据保护的最高级别密钥将被丢弃 。只有输入密码后,才能访问该级别内的文件和相关机制 。
如果人脸ID是活动的,这些密钥在设备锁屏时不会被丢弃,而是被封装,只有人脸ID子系统提供的密钥才能打开 。当人脸ID成功识别人脸时,它将提供该密钥来释放数据保护密钥并解锁设备 。一旦设备重新启动,这些密钥将被丢弃,并且只能输入密码进行验证 。如果设备48小时没有解锁,或者人脸ID比对失败五次,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 。
人们还想知道,即人脸ID的机器学习能在多大程度上识别人脸上不同的服饰和变化 。在这一点上,其实苹果也有考虑 。
根据白皮书,存储在面部ID中的面部信息的数学表示将逐步更新 。每次解锁成功,系统可能会使用最新的数学表示 。当然,为了保证更新频率,每个数学表达式方案的使用次数都是有线的 。如果人脸ID最终没有识别出你,它会要求你输入密码 。密码正确后,面部数据会再次更新,让系统了解你的新面貌 。如果一段时间后不再使用新图像,系统将丢弃这部分数据 。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人脸ID识别失败,你的面部特征也必须与之前的数据高度相似,并且必须立即输入密码,这样系统才能更新人脸识别数据 。如果验证过的人脸和过去的数据相似度太低,那就不行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