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PM2.5

最近几年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 , PM2.5这个名词更加让人熟悉 , 那么PM2.5是种什么样的污染物 , 对我们有什么伤害?我么又应该怎么来防范PM2.5呢?
近年来我国大范围出现持续时间较长的雾霾天气和空气污染 , 已经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 。 张牙舞爪的十面“霾”伏 , 让公众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天空 , 一个新的专业名词-PM2.5开始频发进入人们的视野 , 并迅速成为社会各界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 。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 , 空气中的有害成分不断增加 , PM2.5便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隐形杀手” 。 PM , 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 matter,意思是颗粒物 。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 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 。
PM2.5的直径还不到人类头发丝的1/20 , 与较大的大气颗粒物相比 , PM2.5直径小 , 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 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 , 输送距离远 , 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 2012年2月 , 环境保护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该标准增加了PM2.5的检测指标 。 每立方米空气中PM2.5的含量越高 , 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 现在的天气预报节目中都加入了PM2.5的含量的报告 。

如何防范PM2.5

文章插图

大气中的PM2.5等颗粒物能够进入人体的的哪些器官呢?
PM7微米的颗粒物可进入鼻腔;
PM4.7-7微米的颗粒物可到达喉咙;
PM3.3-4.7微米的颗粒物可到达主气管;
PM2.1-3.3微米的颗粒物可到达支气管;
PM1.1-2.1微米的颗粒物可到达气管末梢;
PM0.65-1.1微米的颗粒物可到达肺泡;
PM0.5微米以下很可能在肺泡里扩散沉积 。
我们可以想象 , 眼睛里进了沙子 , 会红肿、发炎 , 呼吸系统的深处也是一个敏感的环境 , 细颗粒物作为异物长期停留在呼吸系统内 , 同样会引发呼吸系统的炎症 。 此外细颗粒物还可通过气血交换进入血管 , 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让致病病毒搭上“顺风车” , 进入人体内导致癌症;甚至影响胎儿发育 , 造成先天缺陷等 。
所以 , 在空气污染指数严重的雾霾天 , 人们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时间 , 尤其是抵抗力相对较弱的老人、儿童、孕妇和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 , 更应少出门 , 或者出门时带上口罩进行防护 。
而在我们长时间逗留的室内 , 如果通过关闭门窗来阻止PM2.5的侵入 , 密闭空间内的一系列空气污染问题又会凸显出来 。 那么 , 对于室内环境 , 我们究竟该如何构建安全防线呢?
要想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 每天呼吸清新、洁净的空气 , 除了做到不要在室内吸烟、烹饪少煎炸、经常清洁除尘之外 , 您最需要的就是一款空气净化机 。 它能高效去除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 , 并能过滤甲醛、苯、氨、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等有害气体 , 更可去除细菌、消除异味 。
【如何防范PM2.5】小常识123网温馨提示:以上我们了解了PM2.5的危害 , 因此为了我们的健康 , 要根据需要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 。 PM2.5的出现是我们过度发展的结果 , 相信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 , 这种严重的环境污染现象会得到改善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