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识健康 我们一起来谈谈便便吧

假若把我们的生活与健康简单化 , 无非吃、喝、拉、撒四个字 , 如果一个人这四点都很好 , 那他的健康也不会差到哪去 。 今天本公子要跟大家探讨的就是“拉”的问题 , 虽然“拉”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 但本公子还是觉得画面太美不敢看 。 关于"拉" , 最令朋友们痛苦的无非两个 , 一个是便秘 , 一个便溏 , 更可怕的就是二者的升级版 , 就是里急外重 , 便秘又便溏 , 这多半说明你体内湿气很严重 , 脾气很虚 , 所以你要去看医生了 。 虽然画面不太美 , 但是为了健康 , 还是本公子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便溏多半是脾虚体湿 , 得治!
什么是便溏呢?“便溏”一词多出现于中医中 , 便溏又称为薄粪 , 多表现为大便不成形、大便稀薄 。 在现实生活中 , 有很多人都有便溏的症状 , 但是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 , 回想一下你有没有出现过便后马桶很难冲干净这种情况?有没有感觉大便排泄不畅 , 如同没拉完?如果中了 , 多半是便溏 , 多半说明你体内湿气重 。
值得注意的是 , 便溏并不等同与拉稀 , 其与拉稀有着本质的区别 , 二者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后者排便次数多 , 且具有短暂性 , 而便溏可能排便次数正常 , 而且具有长期性 。 中医中 , 便溏常见的临床表现还包括饮食减少、完谷不化、大便时溏时泻、一吃油腻的东西就有大便的冲动 , 不见如此 , 便溏还会伴随着很多脾虚的症状 , 如舌苔肥腻、长痘痘、脉细弱、面色发黄、精神不振等 。
一般来说 , 便溏常常与脾虚体湿狼狈为奸 , 便溏之症常多见于脾虚 。 反之 , 判断人体是否脾虚 , 最简单易行的方式就是看大便 , 如果便不成形 , 大便溏软 , 则说明体内有湿气 , 这位童鞋多半就为脾虚 。 我们都知道 , 脾主运化 , 具有化水谷为精微 , 并将精微输送至其他脏腑组织来维持整个人体的生理机能之能力 。 在这个过程中 , 脾不仅运化水谷 , 还运化水湿 , 如果脾虚的话 , 其运化水湿的能力就会削弱 , 人体内部的水液代谢就会失衡 , 也就无法将体内的废水排出体外 , 不仅会造成体湿 , 还会引起水肿 。
便秘是万病之源 , 也得治!
便秘不是病 , 一便要你命 。 世界微生态学会主席、东京大学教授光冈知足说:便秘乃万病之源!在“拉”的世界里 , 便秘是人类的另一大敌军 , 引起便秘的原因错综复杂 , 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更是不容忽视 。 在医学上 , 每周排便次数少于4次 , 且有便意时排便困难就可定义为便秘 。 长期便秘不仅令患者非常痛苦 , 还会引起很多疾病 , 除了会引起口臭、失眠、口腔溃疡、痔疮、肛裂、肛瘘、直肠炎等 , 严重的还会导致结肠癌、脑溢血、中风等 。
便秘真的这么可怕吗?本公子曾经看过一篇报道 , 说有一位70多岁的大伯 , 因为便秘差点诱发中风 。 没错 , 便秘也是诱发中风的原因之一 , 不仅如此 , 像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溢血等都有可能因便秘引起 。
关于便秘的病因大概有两类 , 一类我们叫它器质性 , 其是指人体某一器官、某一组织系统发生的疾病 , 比如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直肠及肛门病变(脱肛、痔疮等)、肠管平滑肌或神经源性病变等;一类我们把它归为功能性 , 对于功能性的病因 , 目前在临床上并不是很清晰 , 主要是因为其成因太过复杂 , 常见的功能性原因包括饮食因素 , 如进食量少、膳食纤维缺乏、水分摄入不足等 , 使得结肠运动的刺激减少 , 从而导致便秘;精神因素 , 如精神压力过大、长期紧张、生活节奏过快等 , 打乱了正常的排便习惯 , 从而引起便秘;体质原因 , 如机体本身器官组织功能紊乱、功能下降等 , 也可引起便秘 , 所以中老年人更易发生便秘 。
无论是便溏还是便秘 , 在临床上都不能称之为病 , 但是本公子认为它们都需要去治 , 因为二者都是万病之源 。
【大便识健康 我们一起来谈谈便便吧】结语:很久之前 , 本公子看过一本书叫《大便书》 , 整本书风趣可爱、浅显易懂 , 很容易让读者了解便便与健康的关系 , 亦让本公子开始去关注便便 , 关注便便与健康的关系 , 也借此明白优质便便是幸福生活的保障 。 作为“拉”世界里的两大克星 , 便溏与便秘 , 你要“治”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