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做报纸广告的8大法则 如何做报纸广告?( 二 )


以南京晨报的“回春花通秘茶”广告为例 , 广告从大到小都是紧扣促销的目的 。 有的元素目的是吸引新的消费者 , 有的元素是让现有消费者增加购买量 。
具体如:标题——《宿便的女人老得快》(吸引消费者);
症状和功效——宿便祸害和产品排宿便功效(说服消费者);
专家建议——服用三盒排毒成功 , 坚持长期使用效果更佳(促进购买量);
免费送货热线——(促进购买立刻实现);
促销信息——买三盒赠送一盒巩固装(促进短期三盒购买量);
荣誉证书、蓝帽——(增加产品可信度);
【深度解析做报纸广告的8大法则 如何做报纸广告?】 包装盒和价格——(增加产品认知度 , 减少产品朦胧度 , 促成购买);
销售点——(消费者有目的购买) 。
总之 , 就是广告元素丰富 , 且都渗透促销信息 , 成为卖货的广告 。
五、 软文硬做法则
简单的说 , 是使用软文的版面刊登产品的硬广告 , 在实战中 , “软文硬做”的运用是很广的 。 目前全国运作手法常见的有三种 , 蜥蜴团队战士把他们命名为北京流、上海流和广州流 。
北京流——以北京的《信报》和《北京广播电视报》为首 。 里面的软文硬做常以整版的形式出现 。 广告的内容常常是有娱乐性、传奇色彩的产品功能性故事 , 手法比较隐蔽 。 如《德德玛是怎样与清血八味结缘的》、《四川姐妹闯京城》(某灵芝茶广告)等 。 通过老百姓喜欢阅读的题材 , 把产品信息充分渗透字里行间 , 达到广告的目的 。
上海流——以《新民晚报》和《申江服务导报》为代表 。 由于版面有限 , 无法采用北京流整版的广告版面 , 只能是在“寸土寸金”的版面中充分利用每一个角落 。 报纸中的养生保健品版面成为主要舞台 。 目前在《新民晚报》上刊登的广告几乎都是以小巧的“软文硬做”的形式为主 。 这就要求软文精雕细琢 , 简练尖锐 , 不是以大、多来取胜 。 像脑白金就是在这种状况下 , 把软文发挥到极至 。
广州流——以《广州日报》为代表 。 此类风格一看就知道是产品广告 , 里面内容没有多少故事性、可读性 , 也不存在脑白金式的产品信息埋伏等策略 , 而是直接的产品广告信息 。 具有信息量大、版面形态多样、产品功效直述等特点 。 这也是“软文硬做”的典型代表 。
“软文硬做”是广告发展多样化的一种表现 。 在广告费用有限 , 或者需要出奇制胜 , 丰富广告方式是首选的一条法则 。
六、 上软下硬法则
在报纸广告版面上方是软性宣传 , 下方是硬广告 。 这种做法目的是用软文打擦边球 , 硬广告直述功效 , 软硬结合表现产品神奇效果 。 由于硬广告只需把卖点、功效说清即可 , “上软下硬法则”更多的精彩主要来自软文的运作 。 常见“软文不软”的体裁有:
新闻报道式——以新闻的形式曲线宣传产品 , 常采用新闻纪实或与名人拉关系的方式 。 如《本报曝光XX产品减肥成功事件》、《德德玛是怎样与清血八味结缘的》、《围棋大师聂卫平的法宝:氧立得》等 。
采访式——常用招式有三种:采访企业 , 如《XX企业如何走出困境的》、《盘龙云海 爱心系万家》;介绍产品 , 如《为什么XX产品功效在提高 , 价格却在下降?》;采访企业领导人、创业者、发明人 , 如《四川姐妹闯京城》(某灵芝茶) , 《张大宁是怎样提出补肾新理念的》 。
科普式——这是最常见的形式 。 以科普的面目出现 , 实际却在宣传本产品的概念、卖点 , 甚至打击竞品等 。 如这两年火爆的“洗肺”、“宿便”概念都是上面科普软文 , 下面硬广告的形式 。 目前其他行业产品也在使用这种手法 , 如短时间风靡全国的“好记星学习机” , 整版广告中上面的内容是《孩子英语成绩差有办法解决了!》 , 下面是“好记星”的硬广告 。 目前此产品正在热卖中 。
上软下硬法则启动市场见效快 , 但是费用也高 , 而且内容被读者读过就不新鲜了 , 更适合快速启动市场或者拉大销量时用 , 不宜常年使用 。
七、 变色龙法则
望文生义 , 本法则的就是如何隐藏广告目的法则 。 关于广告 , 蜥蜴团队战士总结行之有效的规律 , 其一为广告“跳”规律 , 就是尽量从信息量巨大的广告中跳出来 , 抢眼球;其二与之相反 , 广告“藏”规律 , 也就是“变色龙法则” 。 就是尽量使广告(特别是软文)贴近报纸的风格、排版习惯和内容环境 , 让对广告排斥的读者在不知不觉中阅读 , 并被说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