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灯光》学案! 灯光教学设计!


灯光教学设计!(一课《灯光》学案!)
《灯光》一、教学目标
1.读记“围歼、懂憬、璀璨、漆黑”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2.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回忆性文章的表达顺序,抓主线读懂课文,体会在文中多次出现的“多好啊!”表达的思想感情 。
3.从郝副营长的神情、话语和动作中,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倍加珍惜 。
二、学法引导
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的宽广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
2、从部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学习先烈无私奉献的精神 。
(二)难点
理解作者由具体的事物而产生的联想 。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同类作品《七根火柴》、《草地夜行》等 。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整体感知
1.当我们面对清晨第一缕灿烂的阳光,背着书包快乐的去上学时;当我们躺在母亲的怀里,享受温暖宁静的母爱时;当我们面对丰盛的餐桌,尽情的享用佳肴时;当华灯初上,我们欣赏着缤纷绚丽的美景时,我们可曾想过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
2.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用鲜血筑就的 。今天,我们将跟随着作家王愿坚同志走近他们,了解他们 。我们先了解一下王愿坚。
王愿坚,当代著名作家 。1945年参加八路军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采访人员创作了许多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 。被列入100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的《闪闪的红星》,他是剧本的编者之一 。他的作品有《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
3、(板书课题:灯光) 《灯光》这篇课文写于1947年,是他参军后的第二年,距全国解放还有两年 。齐读课题 。
读着“灯光”两个字,你想起了哪些描写灯光的词语?
出示:灯光辉煌 灯火阑珊 火树银花
张灯结彩 流光溢彩 灯火阑珊 (学生朗读积累)
【一课《灯光》学案! 灯光教学设计!】小结:简单的“灯光”,却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幅幅美好画面 。
二、检查预习,概括文章
师:课前经过预习了吗?让我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效果 。
1.出示词语,指名读准:
璀璨 围歼 憧憬 漆黑 黑魃魃 郝副营长 千钧一发
2、 天安门广场 赞叹 沉入回忆
千钧一发 点燃 回忆往事
天安门前 华灯 怀念战友
你能根据上面的词语快速完成填空吗?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作者漫步在( ),听到一声( ),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1947年初秋,激烈的围歼战打响了 。在( )的时刻,郝副营长( )一本书,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却牺牲了自己 。很久以后,在天安门璀璨的华灯下,又一次( ) 。
3、仔细观察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课文的线索)
沉入回忆 ————回忆往事————怀念战友
①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请你把文章分成三段 。用“//”标出 。
②学生默读思考 。
③交流: 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 。即第一、二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 。
三、走近文本,感受英雄
1、课文的题目是“灯光”,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天安门的灯光,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天安门前的灯光吧!
2、出示:我爱到天安门广场走走,尤其是晚上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
事情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 。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1)生谈感受
(2)是啊,看到这明亮温暖的灯光,听到这一声赞叹,让作者想起一位故去的战友,他就是——
3、我们知道作者是一位战地采访人员,战争已离我们那么久远了,他又采访过很多的人,为什么唯独郝副营长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郝副营长是一个( )的人 。
4、下面就让我们深入地学习课文 。默读课文3——11自然段,画出描写郝副营长的语句,并做简单的批注 。
⑴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做批注,教师巡视 。
⑵全班汇报交流 :
▲体会郝副营长是一个年轻有为,英勇善战,热爱学习的人 。

推荐阅读